“下次去之前别忘了还是提前一天过来开单子。”“好的,你们辛苦了!”4月29日下午,43岁的急性面瘫患者李先生医院南部针灸回来,照例到海欣社区居委会办公室做抗原检测,这里是社区的医疗保障服务组。全域静态管理期间,这间二十五六平方米的小屋子成了社区里的“临时诊室”。
24小时不打烊
海欣居民区*总支委员张丽冰是这间“诊室”的负责人,同事和熟识的居民都亲切地叫她“张医生”。“特别难为情。”张丽冰说,刚接手看病配药服务工作时,她连常见药的药名都写不清楚。如今,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这些难记、难写的药名早已倒背如流,什么病吃什么药,她也能说出一二。
“时间长了自然就知道了。”采访中,张丽冰显得格外轻松,那些曾经的不安和焦虑在忙碌中被时光带走,留下的是经过历练的淡定从容。“看病配药大多比较急,容不得丝毫耽误。”张丽冰说,哪怕是半夜有电话进来,也要及时爬起来接听,她和“室友”向映红都适应了这样的节奏。
有一天晚上将近10点,居民打来电话称家里的小孩不小心磕伤了额头。“接到电话首先要有一个预判,特殊时期,能就近解决的尽量就近解决。”张丽冰介绍,居民区不乏从事医护工作的住户,72岁的姒雪琴就是其中之一。当晚,已经睡下的姒医生带着家庭常备医药箱赶到了求助者家中,帮忙做了紧急处理。“其实不打紧,小伤,家长着急是可以理解的,医院来回折腾确实没必要,能解决的我们就尽量解决。”姒雪琴说。
专业力量赋能
在姒雪琴印象中,第一次见张丽冰时,她便忍不住心疼:“这帮小年轻哪经历过这样的事,病人着急他们也跟着上火。”4月6日,姒雪琴、孙美琳、严娟、陈蓉、杨敏丽、徐静几名从事医护工作的志愿者成了办公室的新成员。
“我们几个轮流过来帮忙,每次‘坐班’半天,主要负责接听电话,接待居民,询问具体病情,做好需求记录。”姒雪琴说,“一开始很多人找到居委会都带着些疑虑,当他们知道我们有医护工作经验时,心态就会大不相同”。严娟的感受也是如此,她说:“比如药物紧缺的情况,我们会建议居民用相同性质、相同成分的药物替代,而我们做在这类告知前,一般也会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店提前沟通。”
询问、记录、解释,联系志愿者上门取病历本,对接镇就医专班安排就医,每一环都需要细之又细、准之又准。遇到居民因此焦虑,这帮专业人士总能安抚他们。“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孙美琳说,病人身体已经不舒服了,不能再添加他们的心理负担。在张丽冰看来,这群志愿者伙伴虽说是社区里的“临时工”,但专业负责的态度为社区居民撑起了健康“保护伞”。
一家三口齐上阵
走进“诊室”,总能被一名身穿志愿者马甲的高个子姑娘吸引,她叫郭蕾蕾,是海欣居民区的一名*员志愿者。4月11日,这位性格爽朗的80后姑娘来到了居委会:“听我老爸说,医疗保障服务组特别忙,我就过来帮忙了。”就这样,她成了“诊室”的驻点志愿者。
姑娘的父亲“老郭”是居民区出了名的大嗓门楼组长,平日里也是个热心人。小区静态管理以来,老郭家二话不说出了3个壮劳力,分别是“老郭”郭福银、“小郭”郭蕾蕾、女婿沈磊。平日里,郭蕾蕾主要负责整理居民看病配药清单,沈磊是专职配药小哥,郭福银闲下来也会帮着志愿者们送药。
“整理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一段时间下来,郭蕾蕾和沈磊摸出了高效配药的门道。“一开始,小伙伴们在收集居民的配药证件时,按户打包医保卡、病历本、药盒,医院需要一一拆包配药付钱,人多了难免手忙脚乱。”沈磊对此深有体会。现如今,医院之前,夫妻俩会梳理好配药清单,依据清单顺序对医保卡、病历本进行依次排列。“这样可以节省时间,还不容易出错。”沈磊说,准备工作做足了,到了配药点操作起来就会顺畅很多。
据了解,截至4月29日下午,“诊室”共“接诊”人次,其中配药人次,外出就医人次。“这两天,配药和外出就医需求较之前略微有所下降,我们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诊室”团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这里闲一点了,一则说明居民们的配药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二则也表明外部大环境越来越好了。”
文字、图片:王梅
编辑:杨舒涵陆怡怡沈莉娜
上观号作者:上海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