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医看诊孩子面瘫父母担心,中医七天见
TUhjnbcbe - 2021/6/30 20:37:00

孩子面瘫父母担心,中医七天见效,患者:真害怕留后遗症!


  面瘫即俗称的“歪嘴巴”、“吊线风”。面瘫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一开始患侧的耳后疼痛,后头疼痛,几天后便出现眼睛闭合不严,半侧脸发僵,嘴角向患侧偏斜、塞饭,眼睛流泪。四肢不会出现什么症状,但面部症状较为明显。面瘫的发病不受年龄和性别的限制,严重影响人们的“面子”问题,故亦有“毁容病”之说。

诊治专家

专家介绍


  李燕主任医师,毕业于长春中医大学,毕业后师承我国第一针灸博士后艾炳蔚、国医大师任继学,在潜心精研针灸学时收到经方泰斗胡希恕、刘渡舟教授的学术思想;从事中医颅面神经疾病临床诊治研究近40年,推崇仲景之说,临证慎密心细,处方知常达变,善于运用中医经方治疗各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性疾病,尤其擅长颅面神经疾病及疑难杂症的中医诊断与系统治疗。

擅长治疗


  主治面瘫、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面肌萎缩、眼睑痉挛、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癫痫、梅杰综合征、失眠、焦虑、抑郁、脑梗等各类神经疾病及疑难杂症。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面瘫?


  (1)疼痛:耳后乳突、一侧颞部、面部是否疼痛。
  (2)眉毛:抬眉时一侧额纹有无变浅或消失,眉毛是否对称,皱眉时两侧眉运动幅度是否一致。
  (3)眼部:两侧眼裂是否对称,上眼睑是否下垂,是否有流泪、干涩、酸、胀的症状;用力闭眼时眼睛能否闭严,眼周皮肤皱纹是否对称。
  (4)耳朵:是否有耳鸣、耳闷、听力下降或过敏。
  (5)面颊:鼻唇沟是否变浅或消失;面部是否感觉发紧、僵硬、麻木;耸鼻时观察两侧运动幅度是否相同。
  (6)口唇:吃饭时是否容易一侧藏食难出、流口水,口角是否对称,人中沟是否偏斜;示齿(俗称龇牙咧嘴)动作两侧口角运动幅度是否对称;努嘴观察口角两侧至人中的距离是否相同;鼓腮时嘴角是否漏气等
  (7)舌头:伸舌是否居中;味觉是否受累。

日常应如何护理?


  面部护理和康复:应注意避免面部长期接受冷风刺激。睡前可用50℃-60℃的热毛巾敷患侧眼睑部。排除面部损伤等病因后,可加强面肌的运动,如协助患者从病侧的口角向上方用掌跟螺旋式按摩面部。配合医生做康复运动,鼓励患者多锻炼患侧面肌,并加强表情肌的运动,如多做睁眼、开口笑、撅嘴,鼓腮,吹口哨拉下颌等动作,每次约20分钟,每日1次,直至康复。


  眼部护理:闭眼受到影响的患者应对眼部进行特别护理。白天可使用滴眼液,出门时可佩戴眼镜或普通护目镜,有助于防止阳光刺激和风沙的直接侵害。晚上睡觉时戴眼罩,可以保护眼睛夜间免受持续刺激。


  口部护理:口部肌肉功能失调的患者,进食时可使用吸管吸食液体、进食软质食物,细嚼慢咽,注意饭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等。

未病先防不容忽视


  平时应注意避免面部长期接受冷风刺激。保持愉悦心态,生活作息规律,多进行体育锻炼,充分休息,学会自我保健,调理自身状态,加强自身免疫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预约-、

(注:图片来源版权所有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五行三生龙地汤,在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中,针对病症攻防重点不同,遵循“一清、二调、三补”治疗核心原则,简单概述如下:


  一清:辨证论治是中医辨病、治病的基本准则,更是中医独有的特色。首方以经方、时方的复方重方,灵活配伍方药,辨证论治,把机体中的风寒湿邪、体内炎性分泌物、有害物质(抗体、免疫复合物、非正常多巴胺类或激素等)等刺激病状的有害物质,随着机体代谢排出体外,有效防止正常神经、肌细胞再次受到侵害,稳定病情。


  二调:中医治病讲究整体,认为人体五脏六腑与五行相对应,根据病症的辩证辨病首先分清虚实、对应病症。二方以经方合方为基础,进行合理加减药味,侧重通调五脏六腑,通脏腑、调病因、调病机、调病症,稳定人体内环境,增强机体防御能力,以达通贯周身起到能够缓解症状,控制病情逐渐好转的功效。


  三补:中医认为气血相互滋生,可以致使元气、正气充足。末方叠加经方、名方,调节五脏六腑促进气血运行通畅,循环往复流布全身,支持濡养肌纤维细胞和神经元细胞,以濡养受损的神经、肌肉及脏腑,修复调节神经、肌肉、免疫功能,增强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特别提醒

疫情高发期间,为避免交叉感染又可以高效解决患者看病问题,专家为大家开通了远程视频沟通病情服务,所有咨询患者均享受以下绿色诊疗服务:

①随时随地咨询专家助理服务;

②享受与专家一对一诊疗服务;

如果您生活中有“面瘫、头痛、癫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梅杰综合征等面部疾病或者想了解中医是怎么治疗的”,长按下方图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看诊孩子面瘫父母担心,中医七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