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的发生及病因病机研究概况
陕西省医院()
刘森亭吴淑珍*丽萍张争昌
主题词:面瘫/中医病机综述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即面瘫,属祖国医学“口眼喎斜”、的范畴。远在我国五千多年前的《*帝内经》一书中就有了记载。现代医学直至年英国生理学家Chaes。才发现,并作了相应的描写.但是至今尚缺乏有关本病发生及病因病机的系统研究资料,笔者仅就手头资料汇总概述如下:
1发病概况“面瘫”在国内的发生尚无完整调查报告.但是有关本病的发生季节、性别、年龄、部位的散在资料,还是有报道的。
1.1季节因素有人报告本病发生的季节性不明显.梅氏的统计资料认为本病冬季发病高于夏季。杜氏则提出发病多见于春秋.多数学者认定秋冬季发生率较高.笔者通过对9篇文献的统计表明,“面瘫”四季均可发生,以冬季发病最高,春秋次之,夏季较少见。
1.2性别因素有人收治面瘫例,男例,占63.5%,女例,仅占36.7%。赵氏亦认为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医院的报告则与上论相反,笔者通过对49篇文献的统计:共例,男例,女例,男女发病之比为1.8:1.
1.3年龄因素洪氏接诊“面瘫”患者45例,18~35岁38例,提示中青年发病率较高.许氏等人接诊的8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仅11个月.而汪氏认为青壮年发病率最高。笔者通过25篇文献的统计表明:本病以青壮年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
1.4部位区别有人接诊面瘫患者44例,右侧患病者27例,左侧者17例.有人报告在例患者中,病位在右侧者46例,在左侧者达54例。笔者通过23篇文献,例患者统计表明:病发在左侧面颊者例,右侧者例,两侧同病者仅3例,先一侧后对侧者7例,左右两侧发病之比约为1.13:1。
2病因病机
2.1祖国医学对面神经麻痹的认识
本病发生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论述颇多,就病因而言,不外乎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由于致病因素使面颊两侧发生经脉平衡失调的病机变化,出现了“面瘫”。
2.1.1内因“面瘫”发生的内在因素,如《类证治裁》曰:“口眼喎斜,血液衰涸.不能荣润筋脉”.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亦曰:“口眼喎斜,面部之气不顺也”.
2.1.2外因如《诸病源候论》曰:“偏风口喎,是体虚受风,风入于夹口之筋也”又“……口喎邪僻,是风入于颌颊之筋故也‘’风邪入于足阳明,手阳明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喎僻,言语不正,而目不能平视”.说明风寒是诱发本病的外在因素.
2.1,3不内外因如《灵枢》曰:“足阳明之筋.卒口偏,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不开,颊筋有寒则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不收,故僻”.
2.1.4病机如《诸病源候论》曰:“.......其经筋偏急不调……口喎僻也”。《医学入门》亦曰:“风邪初入反缓,正气反急,牵引口眼喎僻”。
2.2现代医学对面神经麻痹的认识现代医学对本病发生的原因与病理变化也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2.2.1病因周氏根据多数医家的认识·把面瘫的病因分为非化脓性(血液循环紊乱)和炎症性的(以隐性中耳炎为主)。而侯氏则从解剖角度把本病发生原因归纳为核下性与核性,前者包括风湿性面神经炎等8种疾病,而后者包括出血、肿瘤等4种疾病。也有人通过例面瘫患者病因的分析,其中例无明显的发病原因,有因可查者48例(由中耳炎、脊髓灰白质炎、瘤肿、血管崎形、梅*、腮腺病变、颅骨底疾病、骨折外伤、外科手术损伤等引起)。鉴于部分学者认为面瘫与风湿性病变或滤过病*感染有关,故秦氏推测所以发生面神经麻痹,是由于病*侵入神经鞘膜细胞,造成神经周围炎症,使颜面神经管内压力增高,神经受压,局部缺血受损则神经产生水肿、发红,且与周围粘连,以致神经原中断,发生面部肌肉瘫痪.解放*医院曾发现1例带状疱疹并发面瘫,也证明了这一论点.杜氏认为耳下腺炎、白喉、伤寒、铅中*、结核、糖尿病、麻风、肌萎缩等疾患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亦有人指出风寒刺激、感冒是诱发该病的原因之一。扁桃腺炎、麻疹、疟疾、拔牙后,均可导致面瘫的发生。提示本病发生的原因尚难定论。
2.2.2病理近代病理学家认为面神经麻痹为面神经水肿,而为骨质坚硬之面神经管压迫所致,面神经本身在新近麻痹者为水肿,而陈旧麻痹则为神经萎缩.学者们普遍认为本病的病理改变程序为:面神经管内血管舒缩失常,引起血液循环障碍,面神经本身退化变性,且向周围组织渗出液体发生水肿(或为坚硬狭窄之骨质面神经管压迫所致)。由于管内压迫致水肿更烈,形成恶性循环,如果血液循环恢复,则神经变化立即复原。
尽管现代医学对面瘫的病因、病理认识尚不够完善.但是由于多数患者在发病前与寒冷刺激有关,而大多数病理学家一致认为,由于神经反射性血管循环障碍引起原发性神经缺血性麻痹,此种学说与祖国医学认为口眼?斜为风寒刺激引起的看法是一致的。
相关阅读
张争昌:谈谈胆经在头面部的循行
张争昌:耳针治疗急症三则
张争昌主任医师治疗顽固性面瘫经验
张争昌:《针灸逢源》外科灸法研究
援外医生张争昌:在苏丹,你会为自己是一名中国医生而感到自豪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