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老中医这10个穴位可治病图解,简单易
TUhjnbcbe - 2025/6/11 2:23:00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一些疾病,比如头痛、头晕,若是不想吃药,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缓解,比如中医按摩

所谓的中医按摩是指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原则,通过特定的手法,刺激相应的部位和穴位,来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采用中医按摩的方式能够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增强体质,从而达到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功效。

随着中医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医按摩的重要性,下面为大家详细图解常见的十大穴位分布和各自的功能,或许对你有帮助。

老中医:这10个穴位可治病(图解),简单易学,不妨收藏+分享

涌泉穴: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相当于足底与非足趾部位的上1/3处。

涌泉穴的作用:

可以治疗急症以及神志疾病,例如晕厥、中暑、癫狂、小儿惊风,其次涌泉穴是肾经的井穴,可以治疗头疼、头晕目眩、失眠等问题。

风池穴:

风池是胆经的一个穴位,是个风聚集的地方,风池穴有个凹,像一个小池塘一样一个凹陷,风池穴也叫热府穴。

风池穴的作用:

按摩风池穴能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疼、发热、无汗、周身酸软、无力等症状。

还能治疗颈椎病,比如颈项部的疼痛、活动不利,可以应用风池灸疗,以起到疏通经络、散邪止痛之效。

风市穴:

风市穴为足少阳胆经的腧穴,位于下肢的大腿外侧部。

风市穴的作用:

风市穴是治疗下肢疾病非常重要的一个腧穴,按摩风市穴,能有效的起到运化水湿、通经活络的作用。

攒竹穴:

攒竹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具体位置在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两侧各一穴,共两穴。

攒竹穴的作用: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头痛、眉棱骨痛、眼睑下垂、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呃逆等多种疾病。

中冲穴:

中冲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穴位,具体的位置在手中指末节间端中央。

中冲穴的作用:

中冲位于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有很多作用,可以行气开窍、清热止痛、醒神通络,按摩中冲穴主治头痛、心绞痛、牙龈肿痛、高热神昏等症状。

百会穴:

百会穴归属督脉,位于头顶部,别名"三阳五会",意为百脉于此交会。

百会穴的作用:

百脉之会,百病所主,能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常用于治疗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等多种疾病。

太阳穴:

太阳穴的位置在颞部,眉梢与眼睛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就是太阳穴。

太阳穴的作用:

合理的按摩太阳穴还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并给大脑良性刺激,使人的注意力保持集中的状态,而且按摩太阳穴具有着缓解头痛、缓解疲劳、辅助治疗眼睛疾病等作用。

角孙穴:

角孙穴位于耳朵上方,耳尖正对发髻处,是三焦经的穴位。

角孙穴的作用:

角孙穴对头面部疾患的治疗效果较好,例如三叉神经痛以及面瘫导致口歪眼斜、漱口漏水,选取角孙穴进行治疗效果比较好。

劳宫穴:

劳宫穴位于手掌中,在第二、三掌骨之间,第三掌指关节近端。

劳宫穴的作用:

按摩劳宫穴具有多种保健作用,劳宫穴在食指和中指两个指骨的中间,高血压患者按摩这个穴道,然后再慢慢的按摩到指尖,基本上血压就能降下来。

太冲穴:

太冲穴,属足少阳胆经,是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别名又叫做天衢穴。

太冲穴的作用:

若是因为肝经所引起的肝郁气滞症状,可以按摩太冲穴,效果良好。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中医这10个穴位可治病图解,简单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