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医就等于中药异法方宜论
TUhjnbcbe - 2025/3/30 18:1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里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三十而已#

现在人们提起中医想到的就是中药,从传统的瓦罐煎煮的汤药到现在药店随处可买到的中成药,似乎中药几乎完全代表了中医。历史上,从建国后到现在都有很多“废医存药”的说法,即认为中药是有用的应该保留,而中医是没有用的要予以废除。然而,中医的全部就是中药吗?真的可以存药而废医吗?今天我们从《黄帝内经》中的《异法方宜论》来看看这个问题。

“废医存药”可能吗?

《异法方宜论》开篇黄帝就对岐伯提出“为什么同样的病不同的治疗方式?”的问题。岐伯给出的答案是“地势使然也”。说的是因为病人所居住的地方不同,所以得病的原因不同,就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这里就给出了“废医存药不可行”的答案!不同人的饮食、起居、气候、心情都不同,则治疗的方法就要区分。从今年的新冠疫情的治疗方案也可看出,同样的新冠病毒感染,但不同省份给出的中药方剂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地势使然”。

中医=中药?

那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呢?《异法方宜论》中列出的就有砭石、汤药、艾灸、针灸、导引按蹻(qiāo)五大类。这五大类,根据人们居住地域形成的生活习惯,而各有针对性。现在说的中药,只是上面汤药这一类,绝非中医所有的治疗方式。

下面我们把这五大类来一一述说。

第一:砭石

砭石疗法发展到现代就是刮痧。其起源于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古时那里人多吃鱼虾海味,重盐偏咸。这里的人易患“痈疡”,即大的脓肿。那里的中医就发明一套采用砭石,来破脓排毒的疗法。

砭石疗法最重要的一点是会用火烧砭石而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而后会用类似刮痧的手法来聚毒,引导痈疡成熟后切开排毒。从起源来看,现代刮痧最适合的就是体内有邪气需要清理出去的情况,经常长痘、长脓疮的人最为适合。

第二汤药

汤药起源于西方。因那里的人多食肉类,体内阳气旺盛,外邪多不能入侵。但体内湿热易累积,又水质较硬,长期下来,消化易出现问题,就需要下泻的汤药来解决。

西北地区生活的人,小时候应该都吃过三黄片、七珍丹、一清颗粒等下泻类中药的经验。而西北地区也是我国最主要的道地药材产地,大黄、甘草、黄芩、当归等均为西北所产。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汤药从最初的下泻,到补益,调和阴阳,其功能愈发全面。

第三艾灸

艾灸最早源于北方。北方气候冷冽,人们多易患寒症。艾草被誉为百草之王,纯阳之草。艾灸如冬日暖阳,可助人扶养体内阳气,祛除寒邪。所以,对各类寒邪入体引发的病症最为有效。

因艾灸源于北方,现在也有“南方人不适合用艾灸,而要用南方发源的针灸”的说法。但艾灸的目的是为祛寒除邪,故凡是寒症入体,就可采取艾灸。尤其现代社会,无论南北方,空调、冷饮等人为制造的寒邪并不比北方的寒风效果差。

第四针灸

针灸源自南方。古时南方多指江西、湖南、福建这些地区。那里的人民喜食腌渍、发酵类的食物。而气候虽较北方温暖,但常年湿气浸扰。这里生活的人,容易出现身体拘挛麻痹的不通之症。针灸最适合疏通气脉,所以发源于南方。治疗身体拘挛麻痹都是它的拿手好戏。

当然,现在发展了几千年的针灸,除了疏泄,还可补益。而一些痹症,如腿脚麻痹、面瘫、小便失禁用针灸的疗法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第五导引按蹻

导引按蹻是导引术和按蹻术的统称,起源于中原地区,主要为现代的河南。古代时候河南的气候较现代要热很多,雨水也更为丰沛,所以当地物产丰富。当地人多食各类杂粮,但易得痿厥寒热之证,即身体无力,且寒热交替。于是古时的医生,同时也是练气的高人,就发明出了导引按蹻之术,用以预防和治疗这类病症。

导引术是感知和导引人自身体内“气”的运转,并用逐步能用“神”来驭气而百病不生。典型的有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站桩等,都是通过身体的特定动作,带动体内气的运转,并逐步从感知气,到能影响气的运转。按蹻术则是导引术有大成的人,可以通过用自身的气来去帮助引导他人体内的气,来治疗疾病。

现代社会真正掌握按蹻术的人应该是少之又少,很多出名的又证实是骗子。但我们也不能轻易否认这种治疗方法的存在,从各个朝代出土的文物和古代医书都能看到按蹻术的存在,可惜到现在基本失去了传承。

砭石、汤药、艾灸、针灸、导引按蹻五大类均为中医治疗的方式,也都有其针对和擅长的病症,但这些都需要在中医体系下去合理运用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就等于中药异法方宜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