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已超万,其中,65岁以上中老人的患病率达1.7%。有专家估算,到了年,帕金森病人有可能达到万,几乎占据了全球患病人数的一半。
近日,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的张世忠主任和薛杉副主任医师作客《对话名医·林欣》直播间,进行了一场主题为“帕金森病并非绝症,专家谈帕金森病的长程治疗”的直播,并在直播中详细解答了网友关心的帕金森病若干问题。
帕金森病的患病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
帕金森综合征主要有四种分型:原发性帕金森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遗传性帕金森综合征。
其中原发性帕金森病这个分型最常见,占据了帕金森综合征的80%,是药物治疗效果好,并且中晚期适合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也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角。
张世忠主任介绍,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早期时,可能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还不算太大,但一旦发展到中晚期,神经退化较严重时,患者将无法自理。
近年来,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一直在上升。在我国,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已达3/10万,随着帕金森患者的患病人数逐渐增加,预估到年,我国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将达5/10万。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人才会患的疾病,认为只有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才会发生。薛杉医生在直播间纠正了这个惯常的观念。
薛杉医生介绍:“帕金森病没有绝对固定的患病年龄,它作为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如果55岁发病了,只能说他的病症是在55岁显现出来的,但并不代表患者从55岁患病的,实际的的患病年龄可能要更早一些。
近几年,可能由于家族遗传、环境、工作压力等,中青年患帕金森病的也不少。我就接收过一些30多岁的帕金森病患者。”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青年型帕金森病人已占到帕金森患病总人数的5%-10%,患病年龄年轻化趋势相当明显。
帕金森病有4个早期症状,必须提高警惕
患了帕金森病有没有明显的症状,可以一下子就发现呢?张世忠主任指出,帕金森病的症状并不是一下子就显现出来的,它是由一个症状从不明显到明显的发展过程的。
帕金森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
1、静止性震颤
静止性震颤是帕金森病的标志性症状,它也是帕金森病早期最明显的症状之一。一般来说,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静止状态下不受控制地单个肢体颤抖,比如说手抖。
2、肌肉僵直
通常患者的肌肉从单侧肢体开始僵直,患者会感受到自己的肌肉发紧和关节僵硬。若到了比较严重的阶段,还会出现“面瘫”和躯干难以伸曲。
3、行动迟缓
患者的上肢做精细动作的时候,会明显感觉变艰难了,扣纽扣、系鞋带、写字等日常的动作,可能会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甚至都无法完成。走路时,起步也会变得艰难,只能很慢很慢地走。
4、合并其他症状
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其他症状,比如语言障碍,还会有流口水、吞咽困难、便秘、睡眠障碍等问题出现。
两位专家提醒,帕金森病早期症状出来后,便要提高警惕,到医院配合检查诊断,及时吃药或者接受相关手段治疗,相关症状是能控制好的。#健康科普伴我#健康科普伴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