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高考不是人生的唯一途
TUhjnbcbe - 2025/3/14 19:28:00

父亲还不到50岁,因为女儿的失联,突发面瘫。母亲整天以泪洗面,疯疯癫癫,一会哭一会笑。女儿得到消息后,不远千里赶回到家里,跪在父亲的病床前嚎啕大哭,仿佛一下子长大成人。

这件事就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我还住在大杂院。我们院一共四户人家。我们院里所有的邻居相处的都特别融洽。谁家有事,院里的邻居都会帮忙。谁家做点好吃的,比如包个饺子,都会多包些,挨家挨户送上一碗,让大家都尝尝。

每逢夏天,到晚饭的时候,院里几个男的,都会在院子里摆个小方桌,再从各自的家中拿上一盘晚饭的菜,凑在一起喝上两瓶啤酒,海阔天空的聊天。

院里第一间房住着三口人。男主人姓张,我们称呼他张大哥。女主人姓王我们就称呼为嫂子。张大哥夫妻年龄都将近50岁,两口子规矩本分。当年,他们俩口子都在一家大的国有企业担任技术人员。两人是一所名牌大学的同学,毕业后分配到这个单位。

张大哥夫妻多少有些曲高和寡,张大哥从来不和我们一起聊天吃饭。我们也理解,毕竟人家是知识分子,和我们没有太多的话题。

但是,这并不代表张大哥两口子不合群。张大哥家里包饺子,也会给邻居送,我们家里做了好吃的也会给他家的女儿送去。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年大杂院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人们相处的像是一个大家庭,满满的温馨。

张大哥家有一个女儿叫璐璐,她是个特别文静乖巧的女孩子。人长的眉清目秀,见了长辈很有礼貌的打招呼。其实,璐璐还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特别喜欢这个孩子,是看着她长大的。那年,璐璐刚满二十岁,正值豆蔻年华,已经出落成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

可惜的是璐璐高考连续复读了两年,也没考上大学。其实,璐璐前两次都是考上了大专的,但是,张大哥两口子非要逼孩子复读,他们认为上大专没有出路,孩子高考成绩不理想,只是临场发挥不好。璐璐执拗不过父母,也只能复读了两年。可是到了第三年高考,璐璐大专都没有考上,她也没出去工作,就天天的呆在家里,当时算是待业青年。这也为他家后来的变故埋下了隐患。

张大哥哪里都好,就是一点,他们两口子太要强,从小管璐璐就特别严,一心希望璐璐能考上重点大学,今后能有一个体面的工作,最好从事科学技术方面的职业,能光宗耀祖。事实上,璐璐从小学习就特别好,她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我们院附近有的孩子和璐璐在一个学校还同班,每次开家长会,老师都要表扬表扬璐璐,每年璐璐都会评为三好学生。

这么优秀的孩子,张大哥和嫂子还是不满足,如果哪次璐璐考试没考好,两口子就和璐璐发脾气,每当这时,我们都会听到璐璐大哭。邻居谁去劝也不管用,越劝张大哥喊的闹厉害,嫂子更是当着邻居的面就训斥璐璐。

我们都觉得璐璐爸妈这么做太过分了。女孩子大了都要面子,璐璐又没有别的问题,就是偶尔成绩不理想,璐璐爸妈发这么大的脾气,真的没有必要。

但事与愿违,璐璐上了高中以后,她的学习成绩突然就直线下滑。我的一个亲戚就是璐璐高中的物理老师。有时,我们家里人凑在一起吃饭,会提起璐璐学校的事。我的亲戚说:张璐璐是个好孩子,她学习非常刻苦,只是她的学习方法有问题,特别是心理承受能力太差,老师们都不清楚为啥这孩子的心理压力这么大。上次期中考试,璐璐物理没考好,她竟然在课堂上,大哭了起来。如果这样发展下去,璐璐高考不会很理想的。

作为多年的老邻居,我非常了解张大哥两口子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偶尔有一两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璐璐表现出如此自卑、失落甚至惊慌失措,完全是张大哥给孩子造成的压力。张大哥对璐璐的学习成绩太在意了,求全责备,动辄吵闹,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果然,璐璐在高二的时候,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身体出现了问题,患了严重的失眠症,休学了一年。那段时期,张大哥一夜就白了头,四十多岁的人,一下子苍老成了一个老头子,腰也弯了,目光也呆滞了,邻居见了面,他也不打招呼,低着头像是没看见你。

一年后,璐璐重新回到了学校,但是这孩子的还是进去入不了正常的学习状态,成绩忽高忽低。老师明显看的出,璐璐的心里压力一点都没有减轻,反而是愈发严重。

璐璐会因为一道题做不出来,冥思苦想一个小时。我的那位教师亲戚曾经说过,其实,上了高中很多难题做不出来,是很正常的事。每逢考试,遇到这种情况,学习方法正确的学生,会放下这道题,先做会的题,把会的题都做出来,保证做对了,再做不会的,这样节省了时间,还保证了正确率。下课后,再请教老师和同学,把难题真正学懂弄通,牢记于心。这样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璐璐遇到难题就钻牛角尖,导致难题做不出来,会做的题目也没时间保证全部做对,造成了恶性循环。璐璐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有几次,考的不好,璐璐竟然放了学不回家,坐在学校的操场上哭。还是璐璐的班主任及时发现了孩子的问题,把孩子送回了家里。但是,璐璐的反常行为,还是没有引起张大哥两口子的重视,他们简单的认为小孩子有压力是好事,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知道努力,学习成绩才会上去。

结果,璐璐第一次高考发挥的不理想,但孩子的高考成绩还是过了大专分数线。一般的家长让孩子上个大专也不错的,毕竟,九十年代初,高考录取率比现在要低很多。那时,上大专毕业后也可以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但是,璐璐的父母不认头,非要璐璐复读,就这样,璐璐先后参加了三次高考,成绩一次不如一次,最后的这次高考,璐璐大专都没有考上,名落孙山。

那段时期,璐璐就天天在家呆着,门也不出,见了人也不说话。由于住的是大杂院,我们这些邻居都看的见。只是,大家都知道张大哥两口子心气高,把希望都寄托在璐璐身上。所以,孩子考的不好,我们也都不好意思问张大哥,只是觉得璐璐这孩子太可惜了。

张大哥两口子也像是犯了什么错误、做了什么丢人现眼的事一样,走路头都不抬,见了我们这些邻居也不像原来那样热情的打招呼了。其实,我们觉得大可不必。我们那里的孩子考不上大学的家庭都开开心心的,哪家也不像张大哥家一样,就因为璐璐没考上大学,全家人都像是失魂落魄,毫无生机。

但时间不长,我们这些邻居就发现了问题,璐璐这孩子变了!开始,璐璐就是自己在家里呆着,门总是反锁着,但夏天窗户都是打开的,她放着当年的流行音乐,一放就是一天,声音还特别大,吵得邻居大爷大妈们午睡都不得休息。

后来发展到,她总是趁家长上班的时候,引来六七个年轻人,有男有女,都穿着奇装异服,来了她家就反锁着门,录音机里放着音乐,大喊大叫的唱歌,还学着抽烟。等家长快下班的时候,几个小青年,就迅速离开璐璐家里。璐璐简单收拾屋子,爸妈回来也不知道璐璐白天的事。

这件事已经成为我们院公开的秘密。当时的人们思想还不开放,像璐璐这么年轻漂亮的女孩子,每天在家里招这么多年轻人,我们都认为不是件好事。长此以往,怕会出问题。可是,我们都不敢告诉张大哥和大嫂子,怕他们两口子知道了生气,又会和璐璐吵闹。再说,我们又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现象,毕竟璐璐也是20岁出头的女孩子了,算是成年人了。我们瞎传老婆舌头显得不厚道,今后让孩子没法做人。所以,这件事,大家谁都没向张大哥说。

纸里包不住火。有一天正赶上,璐璐妈身体不舒服,早回家了两个小时。璐璐妈回到家,看到屋里门反锁着。叫开门后,只见女儿和一个陌生的青年男子在一起。那个小青年烫着卷发,留着小胡子,穿着一身运动服。自己的女儿衣冠不整,面带桃花。璐璐妈当时就把那个小青年赶出了家门。

当天晚上,张大哥就和女儿大吵了一架。大哥当着众人的面,说自己的女儿丢人现眼,伤风败俗,并扬言要和女儿断绝父女关系。

璐璐哭着说:你们闹吧,从我记事起,你们就闹我,因为学习闹,因为高考闹,现在我二十了,有了男朋友你们还闹。我让你们闹个够,有一天我走的远远的,让你们永远找不到我,看你们还闹不闹!

张大哥也是一时气话,指着女儿随口说了句:你赶紧走,我就当没有你这个女儿,走的远远的,我们更省心,省的你把我气死。

其实,二十多岁的闺女谈恋爱也是正常的事。问题是,张大哥还幻想着让女儿再复读一次,参加明年的高考。但女儿已经长大了,她怎么可能再对家长唯命是从呢?她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只是张大哥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对孩子武断专行。结果导致了更严重的问题发生。

三天后,璐璐离开了我们的城市,她给爸妈留了张字条,字条上写着:爸妈,我辜负了你们的期望,没有考上大学。但是,我已经很努力了,再逼我也没用,我就是这个水平。我也不会再复读了。我现在已经是成年人了,今后自己的事自己负责,我现在已经和男朋友踏上了去深圳的列车,你们不用担心我。不孝的女儿璐璐。

璐璐离开家的那段日子里,张大哥如梦初醒,当初逼女儿复读是不理智行为,结果把孩子逼走了。嫂子每日以泪洗面。他们先后三次到深圳找璐璐,都没有找到女儿。

第三次从深圳回来,张大哥以为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女儿了,急火攻心,突发面瘫,璐璐妈一面照顾张大哥,也是想孩子,变得疯疯癫癫的,总是自言自语,说自己家的闺女考上了南方的一所大学。

好端端的一家人,怎么就变得这样了呢,邻居们都唏嘘不已。我不忍心看着张大哥家里就这么支离破碎,找到了那位亲戚,也就是璐璐的物理老师。我的亲戚让璐璐的一个最要好的同学,转告了璐璐父母的现状。

璐璐接到通知后,没出三天,赶在那年的春节前期,回到了家里。当她见到病床上的父亲和思维混乱的母亲时,一下子扑倒妈妈的怀里,哭着说:“妈妈,我回来,再也不走了。”璐璐妈瞬间清醒了许多,搂着女儿,失声痛哭:“闺女,你终于回来了,都是爸妈不好,不该那么逼你,你受委屈了。”旁边璐璐爸也是偷着抹眼里的泪水!

璐璐好像一瞬间就长大了,明白了许多道理。即使爸妈当年做的太过分,但初衷真的都是为了自己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毕竟,在深圳的这几个月,璐璐尝到了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艰辛,她知道了谁也不如爸妈对自己好。

张大哥夫妻的病治疗的都很及时,没有留下太多的后遗症,终究和璐璐的回归家庭有很大关系。璐璐再也没有离开父母一步。璐璐的男朋友,就是那个穿着奇装异服的小青年。看着像个混小子,但接触后发现他的人品很好,他视璐璐的爸妈如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百般照顾。时间不长,璐璐的爸妈都康复如初。只是张大哥说话吐字多少有些不利落,也无伤大雅。

,璐璐结婚后生了一个女孩。后来,璐璐和丈夫经营了一家音乐酒吧,生意做的非常好。多年后,璐璐的女儿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也算是遂了张大哥的心愿。

写在最后

回顾璐璐一家的悲观离合,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到如下几点启示。

望子成龙,本无可厚非,但求全责备不足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能出人头地,做出一番了不起的事业。

璐璐的父母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抱有太大的期望。他们一心想让璐璐在学有所成。璐璐三岁就上了少儿英语班,五岁的时候上了电子琴班。他们夫妻把所有的经历都用在了孩子的培养和教育。

璐璐的童年没有得到同龄孩子应有的快乐。她每天处于高度紧张的培训班学习状态。

上学后,璐璐除了要参加学校的学习。还要参加无尽的课外辅导提高班。

璐璐是非常优秀的,她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但是璐璐的爸妈还不满足,璐璐但凡考试成绩不理想,他们就训斥、指责孩子。这么小的孩子,她的心理承受了她的年龄不该承受的压力。导致她的情绪上的自卑、压抑,身心疲惫。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小学和中学还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到了高中,璐璐已经不适应高中快节奏的学习方式,她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璐璐学业上的荒废,和爸妈的求全责备,无尽施压有直接的关系。

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子女的成长还是要靠自己努力拼搏。

璐璐先后参加了三次高考。前两次还能勉强上一个大专,最后一次大专都没有考上。

璐璐的爸妈,根本就没有认清现实。他们简单粗暴的给璐璐的规划了人生之路,但他们的规划并不适合璐璐,甚至害了璐璐。

平心而论,他们真的关心过璐璐吗?关心过璐璐的心理健康吗?

如果真的关系孩子,作为父母他们就不会当着众人的面毫不留情的训斥璐璐。

如果真的关心孩子,他们就不会在璐璐因为成绩不好在教室大哭甚至不敢回家的情况下,还给璐璐施压。并愚蠢的认为“有压力才有动力!”

如果真的关心孩子,他们就不会在璐璐已经二十岁并经历了三次高考失败,已经有了男朋友的时候,还幻想着璐璐再次复读参加高考。直到把孩子逼得背井离乡,离开了他们。

但璐璐的并没有就比消沉,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干出了属于自己的事业,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和幸福的人生之路。

今年的高考已经结束,通过璐璐的真实经历,这里也忠告那些高考成绩不理想,还在纠结是否复读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高考复读要因人而异的。有的孩子只是偶然的发挥不好,或者高三的时候没有付出最大的努力,准备复读再次拼搏,这样的复读,把握性较大。

而像璐璐这样的孩子,本身高中的知识基础不扎实,心理素质又不佳。这样的孩子复读还是要慎之又慎,千万不要走璐璐复读的老路。璐璐的人生经历告诉世人,高考不是人生成功的唯一途径,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

在分析了璐璐高考一路走来的历程后,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人们只有经历了生离死别的那一刻,才会大彻大悟,才会懂得珍惜,才会懂得亲情的可贵。

如果不是因为被逼无奈,璐璐远走他乡,璐璐的父母可能永远不会知道他们错在哪里,说是为了孩子的前途着想,其实他们以往的行为就是害了璐璐。

如果不是给璐璐那么大的精神压力,凭着璐璐的聪明和勤奋,璐璐真的有可能考上大学。

璐璐的爸妈完全处于一个近乎疯狂的状态,他们对孩子求全责备,导致了璐璐的心理坍塌,远走他乡。

在璐璐离开了他们之后,璐璐的爸妈切身感到了失去女儿的痛苦,他们黯然神伤,夫妻双双患病。好在,璐璐及时回到了父母身边,璐璐经过在深圳一段时期的历练,也切身感受到,自己的双亲虽然对自己求全责备,过于严厉,但他们是爱自己的,天底下唯有父母对待自己儿女的爱最无私,最纯粹。

当失去亲人的那一刻,人们往往才能切身感受到亲情的温馨和可贵。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善待自己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和朋友呢!

“人间自有真情在”。

愿“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的人生悲剧不再重演。

愿莘莘学子都能学有所成,报效国家。

愿平凡的人们都能幸福安康。

珍惜亲情,珍惜友情,珍惜当下!

平凡同样弥足珍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高考不是人生的唯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