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人体不同区域的温度变化来诊断及辨别内在脏腑疾病的这一方法在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灵枢·师传》曰:“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红外热成像技术根据人体脏腑经络穴位在体表分布的规律,显示出各区域的温度热值,定量分析温度变化,已经对人体体表热结构特征有了初步认识。
1.1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诠释
人与自然天地有想通、相应的关系,根据“天人相应”之理,人的生命活动规律受到地理环境、四时气候、昼夜晨昏、日月运行各种变化的影响,而在不同变化影响之下人体脏腑代谢亦有不同。王乐鹏等基于此理论,研究在四时变化规律之下健康人体红外热成像特征,结果显示:四季的三焦热秩序有高到低排列顺序为下焦>中焦>上焦;四季的任督二脉热值分布符合中医督脉为“阳脉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的理论;左右两肾呈左低右高的四季热值分布规律与中医“左肾右命门”说相符;左右两胁四季热值的变化与“左升右降”的气化理论相合;胃脘和大腹在夏秋季节凉偏离更明显,符合夏秋季多发腹泻病的现象,以上结果印证了正常人体红外热像会随着四时阴阳消长变化而变化,与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相符。
1.2红外热成像技术对疾病辨证的研究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疾病辨证上的研究也越来越广。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证型分为筋脉瘀滞组、湿注骨节组、痰瘀交阻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各中医证型组患侧膝关节温度均高于健康人群对照组。
将面瘫急性期分为风寒袭络、风热袭络、风痰阻络、气虚血瘀4组,采集面部及耳周红外热像图进行分析,结果提示气虚血瘀组温差变化幅度小于其他三组,而超高/高/温区占比也明显较少。在中医运气学理论指导下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胃食管反流病进行辨证,形成了“木郁发之”型、“火气来复、阳明阖机不利”型、“肺肾失交”型和“少阴寒化、太阳开机不利”型4种辨证分型,并对各型方药应用进行了探索。
1.3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体质学的研究
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分析体质极大避免了由于个人主观认知的不统一而产生结果评定的巨大偏倚,且在复合体质的辨析上优于任何其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人体体表温度在冬季时较低,人体各局部之间相对温度也存在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躯干部分上下温差值增加,大小腿温差值由正值变为负值,但女性胸部温度高于男性,反映了红外热像能客观表现人体的季节性变化。对例健康人群在夏季的9种红外热图进行研究,得出不同体质人群在夏季会出现不同脏腑热代谢特征,但大腹凉偏离是共同特点。厚磊等将健康志愿者分为平和质和偏颇质两组进行比较红外热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偏颇质人群存在督脉和肾区凉偏离倾向。
1.4红外热成像技术对经络穴位的特异性研究
经络腧穴的变化可以及时准确的反应脏腑病变,根据多项经络研究表明,用红外线热成像技术是研究观察经络最理想的新技术、新方法,某条经脉气血状况如何,通与不通,用红外线热成像检查后,一目了然。
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阴虚内热、阳虚内热及内伤阴火三种导致手足心热产生的病机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阴虚内热型人群督脉红外轨迹断续,头面部、胁肋部及手足皮温高;阳虚内热型人群除手足外,周身皮温减低,督脉红外轨迹欠清晰;内伤阴火型人群仅四肢、头面胸部皮温稍高,其余皮温略低,督脉红外轨迹略有续断。研究背俞穴红外热图特征,结果表明阳虚、气虚人群背俞穴皮温较低;阴虚人群则表现为背俞穴温度稍高;肝气郁结人群肝俞温度较高;湿热、实热人群背俞穴温度比气、阳、阴虚人群高;背俞穴两侧温度呈不对称分布,右侧温度一般较左侧稍高。朱琦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寒热证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证属寒或热,支气管哮喘患者在肺经和大肠经部分腧穴均出现皮温异常;寒证者的肺经与大肠经相关腧穴皮温低于健康人,而热证者皮温则高于健康人。
2.现状及展望
纵观以上研究,CEG是一个多发性疾病,多种因素均可造成本病的发生,其中医证型分类繁多,少则两型,多则七、八型,但以四或五型最为常见,尚无统一标准,对于CEG患者的诊断及疗效评价,现在仍以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作为金标准,未在解剖层面上形成一个客观化特征评价指标。而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无污染并能促进中西医结合发展的科学技术。现在科学已经逐步进入信息化的时代,这种客观确切、直观表达病症诊断的新型技术,必然会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普及。红外热像技术在疾病诊断方面有着它独特的优势,这值得我们对其进行研究和开发。因此,引入红外热成像这一新兴的检测手段,用符合中医原创的思维对CEG不同证型及病理组织学特征进行可视化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为人们提供一个了解机体功能状态的新视角、新理念、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