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午间,在沙发上小睡片刻,醒来时发现自己的脸被空调扇“吹歪”了。到医院检查,诊断为面瘫。
入夏以来,医院接诊的面瘫患者数量大幅增加。
面瘫:令人焦虑的烦恼
面瘫是中医病名,顾名思义是指面部瘫痪,也就是面部肌肉不能正常活动,西医称之为面神经麻痹。
临床上,面瘫分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两种。中枢性面神经麻痹通常是由于颅脑损伤或病变引起,同时伴有神志改变及肢体的偏瘫。我们今天要谈的面瘫是指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只单纯的表现为患病的那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多数患者往往在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活、口角歪斜。面瘫症状主要表现为:患病一侧眉毛往上抬时额头皱纹消失,闭眼时眼睛不能完全闭合,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表现为迎风流泪。患侧鼻唇沟平坦,嘴角下垂,口唇不能闭合,鼓腮和吹口哨时有漏气现象,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患侧齿颊间隙而出现夹食现象,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部分患者有舌头前2/3味觉出现障碍、听觉过敏等症状。患者在微笑或讲话时,嘴角下垂及面部歪斜更为明显,常因影响美观而引起焦虑。
天气多变,面瘫防不胜防
面瘫发病没有明显的年龄或性别倾向,也就是说,无论男女老少都有可能被面瘫找上门。
那么引起面瘫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面瘫的人越来越多呢?
西医认为,由于很多人生活作息不规律、熬夜、工作压力大等原因,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或既往有基础疾病机体免疫力受损,流感病*、水痘病*、疱疹病*等乘虚而入引起面瘫。
中医则认为,面瘫多与受寒有关。天气的剧烈变化,防寒保暖措施不得当导致面部、颈部受寒而出现。如夏季喜食冷饮,吹空调或风扇不当、洗头洗澡后吹风受寒,春秋季节风大未采取适当的避风措施,冬季早起骑车外出或起夜时保暖措施不到位均有可能导致面瘫。尤其在天气变化莫测的武汉,面瘫发生往往防不胜防。
早诊不留后遗症
面瘫病程可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急性期一般为2周,期间面瘫症状有可能加重。患者由于年龄、身体状况、所处环境等不同,恢复期长短不一,大部分患者发病后2-4周开始恢复,3个月至半年以上仍未治愈的进入后遗症期。
总的来说,面瘫应当早发现早治疗,避免造成难以恢复的后遗症。
面瘫有哪些治疗措施呢?西医常予以抗病*、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等药物治疗。中医治疗面瘫主要有针刺、电针、艾灸、耳穴压豆等中医适宜技术以及中药内服为法。
研究表明,面瘫急性期针灸干预可有效减轻面神经水肿,改善面部血液循环,促进面部肌肉功能恢复。针刺是通过刺激面部、手足阳明经等腧穴,达到祛风通络、疏调经筋之效。电针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增加了特定频率的脉冲电刺激,是针刺作用的延伸与增强,适用于面瘫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预防面瘫,好习惯很重要
得了面瘫,在接受专业医学治疗外,我们能为自己做点什么?
急性期口眼歪斜明显,影响美观,有些患者不愿出门见人。其实不出门是对的,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多休息,是提高免疫力、帮助恢复的重要一环。
保持眼部清洁,可用眼罩盖住患眼以预防结膜及角膜感染,尽量减少用眼,减少看手机、电脑的时间,晚上可以早点睡觉。有味觉障碍的患者,进食前需要用手或其他感觉正常的部位感受食物或水的温度,以免烫伤舌头,尽量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方,细嚼慢咽,饭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可用热毛巾对患侧进行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面部肌肉活动度开始恢复时,需做肌力训练,以训练表情肌为主,可做睁眼、皱额、吸吮、翘嘴唇、开口笑、提嘴角、吹口哨、噘嘴唇等动作,每次约20分钟,每日1至2次,直至康复。
面瘫发生与暴受风寒有关,生活中应注意防寒。饮酒后、沐浴后更要注意保暖,不要对着空调、电扇直吹。痰湿体质的人,平素饮食要清淡,少吃肥肉、油炸食品、海鲜等,以杜绝生痰之源。寒冷、大风天气可通过戴口罩、帽子、围巾、头盔等避免风寒邪气直入面部经络。生活中要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