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针灸治疗原则,血瘀证宜(单选)
A.除之
B.疾之
C.补之
D.留之
答案解析:A。血瘀证宜采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以活血化瘀,即“菀(同“瘀”)陈(即“陈旧”)则除(即“刺血疗法”)之(A对)。热则疾之,即对热性病证当予以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等泻法,以清泻热*(B错)。虚则补之,即对虚证当用针刺手法之补法以及穴位的配伍等以进行补益(C错)。寒则留之,即对寒性病证当予以深刺而久留针,以温经散寒(D错)。
02、下列属于“虚则补之”针灸原则的是(单选)
A.陷下则灸之
B.菀陈则除之
C.邪盛则虚之
D.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答案解析:A。“陷下则灸之”即气虚出现陷下证时,宜用温灸方法温补阳气、升提举陷,属于虚则补之的范畴(A对)。“菀陈则除之”是指对络脉瘀阻不通引起的病证,宜采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属于“实则泻之”(B错)。“邪盛则虚之”即邪盛时,可考虑使其虚减,属于“实则泻之”(C错)。“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属于“平补平泻”(D错)。
03、针灸治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多选)
A.治疗中风,取水沟穴,用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度
B.治疗腰部刺痛,取阿是穴,采用刺络拔罐法
C.治疗急性面瘫,取颊车、地仓,给予强刺激
D.治疗目赤肿痛,取太阳、耳尖,采用三棱针散刺
答案解析:CD。面瘫是指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证,其中,在急性期,面部穴位的手法不宜过重、针刺不宜过深(C错,为本题正确答案)、取穴不宜过多,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肢体远端的足三里施行补法,合谷、昆仑行平补平泻法,余穴均用泻法。对于目赤肿痛,多取睛明、太阳、风池、合谷、太冲穴,以毫针泻法为主,还可取少商、太阳、上星,予以三棱针点刺出血(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中风治疗可取水沟,予以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佳(A对)。腰部刺痛多为瘀血腰痛的表现,针刺治疗时应选阿是穴,对于瘀血的局部可加刺络拔罐(B对)。
04、治疗慢性咳嗽取太渊太白,其配穴方法是(单选)
A.同名经配穴
B.本经配穴
C.前后配穴
D.表里经配穴
答案解析:A。太渊为手太阴肺经腧穴,太白为足太阴脾经腧穴,故二者相配属同名经配穴法(即手足同名经的腧穴相互配合的方法)(A对)。本经配穴法,是指当某一脏腑、经络发生病变时,即选该脏腑、经络的腧穴配成处方(B错)。前后配穴法,是指将人体前部和后部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主要是指将胸腹部和背腰部的腧穴配合应用(C错)。表里经配穴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的配穴方法,当某一脏腑发生疾病时,取该经和其相表里的经脉腧穴配合成方(D错)。
05、下列各项中,属于对症选穴的有(多选)
A.治疗牙痛取内庭
B.治疗腰痛取腰痛点
C.治疗发热取大椎
D.治疗落枕取外劳宫
答案解析:BCD。对症选穴,是指根据疾病的特殊或主要症状而选取穴位,是腧穴特殊治疗作用及临床经验在针灸处方中的具体运用,是大部分奇穴的主治特点。如:腰痛选腰痛点(B对),落枕选外劳宫(D对)。督脉之大椎为诸阳之会,点刺放血可退热,亦属于对症选穴(C对)。取内庭可治疗胃火牙痛,属于辨证选穴(A错)。
针灸学第五章针灸治疗总论(二)(全国卷历年出题数:27道)考点三:针灸临床诊治特点针灸临床诊治特点:(1)激发正气,自身调节。(2)起效快捷,适应证广。(3)无*性,作用安全。考点四:处方选穴规律1.近部选穴指在病变局部或距离比较接近的范围选取穴位的方法,是腧穴近治作用的体现。如巅顶痛取百会;胃痛选中脘;面瘫局部选颊车、地仓、颧髎,近部选风池。2.远部选穴指在病变部位所属和相关的经络上,距病位较远的部位选取穴位的方法,是“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治疗规律的体现。如胃痛选胃经的足三里,上牙痛选胃经的內庭,下牙痛选大肠经的合谷穴等。3.辨证对症选穴(1)辨证选穴:指根据疾病的证候特点,分析病因病机而辨证选取穴位的方法①对发热、多汗、盗汗、虚脱、抽风、昏迷此类呈现全身症状的病证,应采用辨证选穴。如肾阴不足导致的虚热选肾俞、太溪;肝阳化风导致的抽风选太冲、行间等。②对于病变部位明显的疾病,辨证选穴也是治病求本原则的体现。如牙痛根据病因病机可分为风火牙痛、胃火牙痛和肾虚牙痛,风火牙痛选风池、外关,胃火牙痛选内庭、二间,肾虚牙痛选太溪、行间。(2)对症选穴:指根据疾病的特殊症状而选取穴位的原则,是腧穴特殊治疗作用及临床经验在针灸处方中的具体运用。如哮喘选定喘穴,虫证选百虫窝,腰痛选腰痛点,落枕选外劳宫,崩漏选断红穴等,这是大部分奇穴的主治特点。考点点拨此考点较为重要,有出题的可能性。近部选穴、远部选穴、对症选穴可与腧穴的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治疗作用对应着理解记忆,要做到能很快判断出应用举例所对应的选穴规律。考点五:常用配穴方法1.按经脉配穴法(1)本经配穴法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该脏腑、经脉的腧穴配成处方。如胆经郁热而致的少阳头痛,可近取胆经的率谷、风池,远取本经荥穴侠溪;胃火循经上扰导致的牙痛,可近取胃经的颊车,远取该经荥穴内庭。(2)表里经配穴法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疾病时,取该经和其相表里的经脉腧穴配合成方。如风热袭肺导致的感冒咳嗽,可选肺经的尺泽和大肠经的曲池、合谷;《灵枢·五邪》载:“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取之涌泉、昆仑。”原络配穴法是表里经配穴法中的特殊实例。(3)同名经配穴法是将手足同名经的腧穴相互配合的方法,基于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如阳明头痛取手阳明经的合谷配足阳明经的内庭;落枕取手太阳经的后溪配足太阳经的昆仑。2.按部位配穴法(1)上下配穴法指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和腰部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如胃脘痛可上取内关,下取足三里;阴挺(子宫脱垂)可上取百会,下取三阴交;肾阴不足导致的咽喉肿痛,可上取曲池或鱼际,下取太溪或照海;八脉交会穴的配对应用也属本配穴法。(2)前后配穴法指将人体前部和后部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主要指将胸腹部和背腰部的腧穴配合应用,《内经》中称“偶刺”。常用于治疗脏腑疾患,如膀胱疾患,前取水道或中极,后取膀胱俞或秩边;肺病前取华盖、中府,后取肺俞;俞穴、募穴配合应用也属于本配穴法的典型实例。(3)左右配穴法指将人体左侧和右侧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以加强腧穴的协同作用。本法是基于人体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和部分经脉左右交叉的特点总结而成的。如胃痛可选双侧足三里、梁丘等;左侧偏头痛,可选同侧的太阳、头维和对侧的外关、足临泣;左侧面瘫可选同侧的太阳、颊车、地仓和对侧的合谷。考点点拨按经配穴包括本经、表里、同名配穴法;按部配穴包括上下、左右、前后配穴法。掌握此考点的关键在于熟悉各腧穴的定位、归经、表里经关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