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杜娟
夏季温度较高,入伏以后空气中的湿度增大,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工作、学习、生活人体消耗较大,大家应提高防范措施,现为大家介绍几种夏季常见病症的预防知识。
1
谨防胃肠道疾病
进入夏季以后,很多老人、儿童以及消化功能不良者往往出现腹部疼痛、胃炎等胃肠道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入夏后人体胃口自然变差,消化功能受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人们贪凉嗜好冰寒的食物,刺激肠胃,导致生理功能失调。
在立夏时节需养护脾胃,多进稀食,吃粥喝汤,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2
预防中暑
每当夏季来临,就会有很多人出现中暑的症状。中暑是在暑热季节、高温和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受损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中医认为中暑有中阳暑和中阴暑的区别。长时间暴晒在烈日下,容易中热邪,导致耗气伤阴,引起头晕、乏力、口渴、头痛、大汗、面色发红、体温升高,这叫做“阳暑”;伏天里,暑热常夹杂湿邪,很多场所冷气开的很足,使得室内外温差很大,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人,毛孔收缩,身体出不了汗,热散不出去,很容易中阴暑,从而出现头晕、乏力、恶心、没食欲、大便稀等症状。
故而,预防治疗时我们就得分清阴暑和阳暑。平时多饮水,适当的吃些性味寒凉的食物,比如绿豆汤、苦瓜、莲藕、酸梅汤等,穿着棉质的、利于排汗的衣物,出行时尽量避免10点---16点这个时间段,做好防晒工作,这些就能很好的减少中阳暑的机会。合理使用空调,尽量避免从太阳下直接进入阴冷的地方,能够较好的防治阴暑。
3
避免热伤风
夏天感冒俗称“热伤风”。夏季天气炎热,为了散发体内的热能,人体的表皮血管和汗腺孔扩张,出汗很多。入睡后易使身体受凉而发生感冒。热伤风病情较轻的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预防热伤风,主要是锻炼身体、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使身体能够适应暑天的多变性。要随早晚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4
谨防空调病
空调病,医学上并没有这个疾病,这是一个社会学诊断的病名,是指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而出现的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上呼吸道感染、关节酸痛等症状的空调综合征。多发生于夏季,老人、儿童和妇女是其易感人群。
空调病以预防为主,注意开启空调时间不要过长,应该经常开窗换气,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长期在空调室内者,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室外活动时间,多喝水,切勿贪凉。
5
谨防面瘫
面瘫,全称叫“面神经瘫痪”,就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面神经受损,它支配的肌肉则出现瘫痪。夏季由于温度较高,超过身体所能承受的温度,人们就需要通过外界降温,这时,空调、风扇、开窗、沐浴就成为了人们最喜欢的降温方式。但是,天气闷热,大量的汗液被排出体外,全身的毛孔都处于开放状态,受到冷刺激后容易造成面神经肿胀,导致面瘫。
因此,炎炎夏日,千万不要站在走廊、风道、开放的阳台上乘凉,更不要用风扇、空调直吹面部;开车、乘车时不要把窗户开个小缝直吹,睡眠时也不要挨着敞开的门窗;另外,要多运动,增强体质,抵御外邪侵袭。
6
避免皮肤疾病
夏天蚊虫很多,而且无孔不入,防不胜防。受到蚊虫叮咬后,会引发痒、疼等症状,如果不小心抓破,各种真菌等趁虚而入,又会引发皮肤过敏性、真菌性感染等皮肤病。
勤洗澡,选择合适的沐浴露可以有效清洁肌肤表面及毛囊污垢,减少细菌滋生,长期使用可以有效缓解肌肤红肿、干燥、过敏、瘙痒和毛囊炎症等常见肌肤问题。
7
谨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在夏季高发的儿童传染性疾病。主要原因还是高温引起细菌大量繁殖,再加上儿童卫生意识较差所引起的。症状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臀部出现疱疹,少数患儿会并发肺炎、脑炎、心肌炎等。
家中有幼儿的家庭应做到“常通风、洗净手、晒衣被、吃熟食、喝开水”。一旦患儿出现手足口病症状要及时就医,加速痊愈,缩短病程。
8
避免中风
时下正值酷暑时节,人体大量的汗出,体内血液含水量减少,血容量下降,容易脑供血不足诱发中风;同时,血液黏度增高,血流减缓,利于血栓形成堵塞血管,诱发中风。因此,闷热的季节,对于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来说,脑梗、中风都是高发的季节,而凌晨4点到6点则是缺血性脑中风发病的危险时段。
所以在夏季,高气温、湿度大的情况下,一定不要紧闭门窗,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定要有新鲜的空气流通;同时要注意多饮水、清淡饮食。
赵永强山西省名中医,长治市首届名中医,主任医师,山西省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治市中医药养生保健学会会长,长治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长治市中医药学会常务副会长,医院中医药专家,师承山西省名老中医姜佐周先生,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擅长中医内科,妇科杂病。这是赵永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