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战疫一线最美身影丨他们用爱与责任守护 [复制链接]

1#

行医者,德为先!乡村中医熬制”抗疫中药“送一线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龚砚庆张笑闻

抗“疫”坚持到第19天时,拼凑起的20万块钱见了底。乡村中医大夫何传义摊摊手,话没出口。

但药还得送。2月12日中午,和两个帮忙的学员各吃完一碗泡面后,三人坐在诊所里,盯着熬药机里已熬好的一大罐中药,盯着一侧的温度显示。还是很烫,得再降降温才能装袋。短短几分钟,学员们眼皮一下比一下难抬起,其中一个斜靠着睡着了。

太累了,连续19天没日没夜的熬,熬药也熬人,加上天天中午泡方便面,三个人均已疲惫不堪。

桌上摆着装满药材的塑料袋,藿香、黄芪、艾叶、贯众、金银花等8味中药材快占满整个桌子。靠在桌后的椅子上,46岁的开封市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家传何氏面瘫疗法继承者何传义,看看药材,望望罐中熬好的药液,眼神也有点飘忽。

春节时,在上海行医的弟弟也回来了,一大家子准备好好团聚,却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行医者,德为先,一家人商量要为抗击疫情做点贡献。匆匆赶回上海的弟弟留下12万元,表达自己的心意,何传义自己又筹了8万,从大年初一就开始购买药材熬制成药送到一线去。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配方和标准,我们根据开封的气候等又稍稍调整剂量,熬制成‘扶正抗疫中药’送给大家,提高一线工作人员和群众的免疫力。”何传义说。从开熬到完成装袋,需要近三个小时,一罐大概能出袋。按一人一天两袋、五天达到抗“疫”效果的标准,何传义带着诊所里的两个学员,一罐一罐不停地熬,几乎都要到凌晨三、四点。早上不到七点,就又跑着四处送药去。

何氏面瘫诊所已在鼓楼区南苑办事处小王屯村开了21年。他就从周边的群众开始送,社区居民、卡点值班人员、环卫工人、办事处辖区内一线人员等,进而扩大到了整个开封市区,最远处送到了连霍高速公路北。从城北到诊所,一北一南,整整跨了一座城。

作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开封市道德模范、全村优秀乡村医生,何传义不保守,将家传的面瘫外治疗法向各地的乡村医生倾囊相授。如今,“徒弟”遍布全国,人数达到七八百。2月2日,何传义在网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