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病人是医生的老师善良同理感恩 [复制链接]

1#
北京专业湿疹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210405/8814708.html

俗话说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到了临床才明白书到用时方恨少。跟刘洋教授出诊这几年,听得最多的一句是:病人是医生的老师。

医学是一门实践的科学,临床的病种林林总总,作为医生,需要理论结合实际,需要在实践中认识疾病,并不断温故知新。病人是医生真正的老师,使医生能力提高的人是病人。病人是病理现象的展现者,医生只有在病人面前才能焕发智慧。如果没有病人,我们的医术就永远停滞不前。病人始终陪伴着我们,我们也始终陪伴着病人。

临床工作一段时间的医生都清楚,任何书本都不如病人的体征给医生的教育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只有这样看待医患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用一颗善良心、同理心、感恩心去对待病人。

那些有名望的大专家是哪里来的?不就是看病看出来的吗?看病看多了,经验就多了。但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训练自己的思辨能力,在工作中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要有悟性,要去悟。

一位年青医生要成长为专家,受到病人和群众的认可和赞誉,需要长时间的临床实践,在给病人诊治的过程中长本事。在这方面病人是你最好的老师,病人给你提供了最好的实践机会,当医生用心去治病的时候,经验就在积累,但要把经验转化为对规律性的把握就需要思辨能力。有长期的经验积累,对工作很熟练,那只能叫“医匠”;能思辨,能创新,才能成为“医家”。

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工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我们时刻不忘记,尊重与爱才是医改的方向呀。

中医学典籍浩如烟海,无论拥有多少储备,最终要经得起临床检验,才能变成自己心中的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每当患者服药完成一个疗程,他的感受和变化,是最真切的疗效的反应,而当寸功未进时,也是考验医生水平的机会。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下来,深感患者是指导自己进一步学习和钻研的动力和方向。

有一次临下班时,诊室进来一位农民工,看起来50多岁的样子,嘴角向右侧歪着。一问,中午睡在工地着凉了,醒来一看已经面瘫,边说话边流出口水,说自己害怕扎针。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中医称为口眼歪斜。致病原因多由络脉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

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突然发病,多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肌肉瘫痪,不能做颦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额纹消失,闭眼露睛、流泪、口角向健侧歪斜,患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严重者患侧舌前部味觉障碍,口腔藏食,舌苔白,脉弦,患侧面部神经反射消失。

我当时开了牵正散三剂,水煎服。主药是三味:白附子、白僵蚕、全蝎。牵正散为治风剂中的疏散外风剂,具有祛风化痰、通络止痛的功效,主治风痰阻络之口眼歪斜。

第三天患者来了,嘴角还是歪着,寸功未进。因为心理清楚面瘫是中医的优势病种,中药加针灸,绝大部分可以很好地康复,并无诧异。原方又开三剂。另开一味老鹳草,五剂,让患者一半用来熏洗患侧面部,一半趁热频服。注意避风,忌寒凉,汗后不能洗澡。

又过了三天患者来了,说服药后,周身发热,遍身汗出。一直没敢洗澡。好了一大半。这次语言已很清晰。

(老鹳草尚永红摄于太行山)

老鹳草发汗治面瘫,用发汗的方式驱走入侵体内的邪气,简单易行,值得一试。

由于中药老鹳草对风湿病确有显著的疗效,老鹳草膏外用治疗风湿痹证一直流传至今。而用老鹳草治疗面瘫,一直在民间流传。

在临床经历中,医生能记住的往往都是自己失败的地方,因为失败会促使他提高、进步,而那些成功的病例只会让他沾沾自喜,对技术的提高并不能起太大作用。和学生学习一样,你必须弄懂那些你不会的,而对于那些你熟悉的,是没必要夸耀的。

追求卓越,止于至善。医者必须不停地学习、体悟、参考、发挥,追求卓越,才能做到真正为患者负责。国医大师陆广莘老常教导我们:旁开一寸,更上一层。无论诊务多么繁忙,医生们总会利用休息时间琢磨患者的病情,研究医理,推敲病机,虚心求教,精进是医生的一种修养。

敬畏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而已;敬畏医学:他把生命交给你,他是你的老师;敬畏病人:未知数最多的瀚海,要穷尽一生去探索。这样的想法,是一个医生应该具备的正能量心态。

注意事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