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三伏rdquo来了谨 [复制链接]

1#


  面瘫就是中医所说的"口眼喎斜",西医称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此病起病突然,多数病人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内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6个月以上未见恢复者则预后较差,容易出现面瘫后遗症,可出现面肌抽搐。病侧鼻唇沟的加深,口角被拉向病侧,眼裂变小。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因病损表现于面部,对患者在社交、工作及生活中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多为正气不足,面部脉络空虚,风热、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因此易发病在夏季。夏季天气炎热,身体消耗大,容易劳累体虚,而东北地区早晚温差大,室内有空调,冷热交替,导致神经的痉挛、缺血、水肿、受压而发病。一旦患病,及时就诊,以免留下后遗症。

中医治疗面瘫有特效


  一、针灸治疗


  针刺是治疗本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一般在发病后4-5天开始,每日1次,连续治疗20-30天,直至痊愈。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中断,可留下一些后遗症。针灸以局部取穴为主(地仓、水沟、颧髎、四白、太阳、丝竹空、鱼腰)配以循经远端穴位(足三里、合谷等);病初宜浅刺避免强刺激,用泻法,一般不用电针,病久宜深刺,透穴,加用电针,鼻唇沟变浅加迎香,颏唇沟歪斜加承浆,乳突部疼痛加翳风。


  二、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以人为本,辩证论治,按证分型,分期治疗。以达到标本兼治。


  1.风邪入络者,治疗宜祛风活血,和营通络,可选择牵正散加减:白附子、僵蚕、全蝎粉、当归、防风、白芷、白芍、川芎、钩藤等,瘀象者加鸡血藤、红花。


  2.气血两虚者,治疗宜补益气血,祛风通络。适宜用八珍汤加减:*参、白术、克茯苓、炙甘草、当归、赤芍、川芎、地龙、蜈蚣、全蝎粉,神疲气短加*芪。


  3.痰瘀互阻者,治疗宜益气活血,祛疾通络,可选择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加减:生*芪、当归、川芎、赤芍、地龙、白附子、桃仁、红花、全蝎粉。


  三、雷火灸治疗


  病人取俯卧位,充分暴露颈部,把雷火灸切成1.5cm长度的节段,点燃后,放入灸盒的给药口中。把灸盒置于阳白和翳风穴,进行温灸,以皮肤温热及皮肤局部潮红为度。治疗过程中用毛巾将灸盒包裹以减少热力外散,增加疗效;并配合灸足三里、脾俞、中脘、气海等穴。以驱散风寒,减轻面神经的水肿,标本同治。


  针灸二病房简介


  医院针灸二病房是辽宁省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科系,全国针灸研究中心沈阳分中心,辽宁彭氏眼针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二级工作站。沈阳市卫生局评为文明窗口先进单位,在全国首创磁疗罐,率先发明了冷针治疗仪,中风治疗仪,脉冲治疗仪,磁针和磁针器。拥有沈阳市级名中医两名,硕士研究生5名。


  针灸科的医务人员利用科研优势,将古老的针灸理论和现代化医学相结合,以专业的独特的针灸技术和高标准的优质服务在省内独树一帜。


  主治疾病:


  1、醒脑开窍法治疗脑血栓、脑出血及其后遗症、眩晕、耳鸣。


  2、三期五步法治疗面神经炎,面肌痉挛。


  3、舒筋通络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


  4、三步针罐法治疗颈椎病,颈肌疲劳,落枕。


  5、活血止痛法治疗带状疱疹,三叉神经痛,头痛,痛经等痛症。


  6、穴位磁场疗法治疗骨质增生、失眠、癫痫、痉挛性斜颈、强直性脊柱炎。


  医院针灸二病房


  
  出诊时间:每周一、三上午,每周二、四、五下午


  联系4-


  赵钧,中医学硕士,主任中医师,现任医院针灸二病房主任,沈阳市名中医,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现任辽宁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中医药学会理事,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沈阳市针灸学会副主委兼秘书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省级讲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专家。

来源:医院

真诚感谢医院

北国网健康

全国重点新闻网站,辽宁最权威的新闻综合性网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