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看了两期《脱口秀大会》,新人不少,有实力的也很多,唯独这位,真不好如何来评价。
很少玩抖音,所以刚开始介绍她是在抖音很火的网红,心里“喔”了一声,当然并不是对网红有什么偏见,只是觉得都是讲笑话逗人笑的行当,这跨度并不大,也很适合。
看她略带“蹒跚”(走路那姿势不咋好说)地走上台,竟然开口就是说“上厕所快憋不住了”想赶紧讲完下去,心里瞬间一万个问号,诞总,这找的是些啥人啊,想让节目多些元素咱可以理解,但好歹也要保证起码的演员质量是不是?
再加上通体五大三粗的身型、一个任啥发型都挽救不了的大饼脸,一副见到人躲闪畏缩的表情,真的有点不忍直视,这真的是一个网红吗?就这外形条件能把她捧红的观众审美也是值得怀疑。
可是,不知道咋回事,这人半推半就地上台,一上台那小眼神还颇不自信地躲闪了几下,然后竟然气定神闲地吆喝起来,那间或还是略带飘忽的神情竟让我看出了羞怯的媚态,但毕竟不是美女啊,却有一种破罐子破摔后“任君冷嘲热讽,我自蔚然成风”的潇洒的劲头。
还真是奇了怪了。
总共讲了三场,后两场还是诞总硬生生给复活回来的机会,可就是这三场让我彻底服气了,李雪琴——力挺你。
第一场的李雪琴说实话印象不深,段子尽管也不算差,但因为第一次见,长得也一般,就如之前所有的新手一样,顶多算是还行。最后被淘汰也没有觉着太多遗憾,只是后面三位导师破格都捞回了一个选手,诞总竟然选择的是她,确实暗暗大吃了一惊,这李雪琴真值得李诞的这个机会吗?
于是再去回看,还真是越看越耐看的那种,段子和人都是,有些人讲段子可以只是听,但是我觉得听李雪琴讲段子一定要看。
很多人说李雪琴是面瘫脸,我并不同意。反而,我觉得她的一些小表情特别容易让人着迷。比如最近一期一上台刚开头的一句话“我最近过得不咋太好”然后随即一个皱眉眯眼的表情,直接就让我笑翻了,这不就是日常生活中被生活忽悠的我吗?可她表现出来就让人觉得那么有喜感,尽管这可能有点不太道德,有种拿别人的倒霉事寻开心的感觉,但没办法,你就是觉得那么可乐。
她说她老板半夜打电话给她没接,暗自揣度他老板的心理活动——“完了,李雪琴死了“之后放空一切的木然神情,在大张伟老师拍灯后回过神来暗喜偷笑的表情,真的就完全是自己日常生活中失意了却又被告知了另外一个喜讯的神情。所以李雪琴的表现完全就是一个普罗大众的女子遭遇日常或喜或悲事件后的正常反应,被她搬到舞台上后也没咋加工,就自然呈现出来的反而效果就特别好。
还有就是说她把她老板一百多万的车烫了一个窟窿,她老板没追究,她以为是她老板良心发现,后面追加一句“那铁定不是,老板哪儿有那玩意儿啊“意在调侃诞总,所以说完这句话后,本想装作不在意,却还是忍不住偷瞟了一眼台下的诞总,那种想做不敢做的偷偷摸摸的神情也让台下的观众产生了共情,果然笑点被引爆了。
所以,李雪琴不仅不面瘫,反而将微表情表现到了极致,与口头表达的段子相辅相成才形成了她独特的魅力。
另外就是她的段子本身和她人设的融合特别一致。看似都是生活的平常事,却都暗藏创作的功力,而她的高超就在于从她口中讲出来,你就觉得那些就是真实在她身上发生过的,包括那些话她当时也就是那么说的。
她说她北大毕业老被人质疑,就她那样儿的怎么能上北大呢?她回应“就我这样的,但凡正常一点,好看一点,就上不去北大“这句话换作其他人来讲,可能就达不到她这样的效果,也就是她既有北大毕业的事实,又有长相普通、看起来傻乎乎的表象,才将这话讲的理直气壮,让人哈哈大笑之余又让人细思恐极。
还有就是上文提到的那句“完了,李雪琴死了“,或许换任何一个其他的段子手都不会如此直白地用这个”死“字,还是用在自己身上,但她就用了,轻描淡写地从她口中说出来,看似不经意,其实是埋了一个伏笔,这在她后面也讲过,这个笑点她很担心观众和导师没办法get到,事实证明果然如此,除了大张伟,现场的观众包括其他导师都无动于衷,果然,天才之间才能心意相通。
纵观李雪琴的成长经历和成名史,父母离异、从小学霸,自卑抑郁一个不拉她都经历过,北大新闻系毕业、纽约大学研究生,这经历阅历常人没法比,文化素养更不在话下,再加上东北人天生的段子手特质,这些在她身上集于一身,于是她不无道理地火了。
于是现在每周的《脱口秀大会》,不再只是期待那些笑果的老人儿了,这些新生代的无论是专业的还是半路出家,都挺让人欣喜的。况且,思文已经退赛,“脱口秀女王“的桂冠也该考虑下继承人了,如果是我,我铁定选她——李雪琴。